
鹽堿地的主要特點是含有較多的水溶性鹽或堿性物質。由于鹽分多,堿性大,使土壤腐殖質遭到淋失,土壤結構受到破壞,表現為濕時黏,干時硬,土表常有白色鹽分積淀,通氣、透水不良,嚴重的會造成植物萎蔫、中毒和爛根死亡,所以必須對鹽堿地進行土壤改良。改良鹽堿土的原則是要在排鹽、隔鹽、防鹽的同時,積極培肥土壤。主要措施有:
一、排水。對地勢低洼的鹽堿地塊,通過挖排水溝,排出地面水可以帶走部分土壤鹽分。
二、灌水洗鹽。根據“鹽隨水來,鹽隨水去”的規律,把水灌到地里,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層,使土壤中的鹽分充分溶解,再從排水溝把溶解的鹽分排走,從而降低土壤的含鹽量。
三、種植水稻。在水源充足的鹽堿地種水稻也是一項可以有效的改良措施。因為種植水稻后,一般田間要經常保持水層,土壤含水量處于飽和狀態,在相同的土壤含鹽量情況下,水田中的鹽分濃度較旱田低,因此,通過長時間淹灌和排水換水,土壤中的鹽分就可以被淋洗和排出。
四、增施有機肥。有機肥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質,有利于團粒結構的形成,改良鹽堿土的通氣、透水和養料狀況,分解后產生的有機酸還能中和土壤的堿性。種植綠肥效果更好。
五、深耕深松。對鹽堿地深耕深松,加深耕層,能加速淋鹽,防止返鹽,增強保墑抗旱能力,改良土壤的養分狀況。深耕應注意不要把暗堿翻到地表。
六、客土壓堿?屯辆褪菗Q土?屯聊芨纳汽}堿地的物理性質,有抑鹽、淋鹽、壓堿和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,可使土壤含鹽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長的程度。俗話說:“砂壓堿,賽金板”就是這個道理。
七、合理種植。在鹽堿地上種植作物,要根據作物對鹽堿、旱、澇的適應性能,因地種植,合理布局。充分發揮農業增產潛力。向日葵、谷糜類、甜菜、大麥等為耐鹽堿性較強的作物,有較高的細胞滲透壓,在較高的鹽分溶液中也可以吸收足夠的水分,不致引起生理干旱造成死亡。
土壤修復哪個好?
竹炭土壤修復菌劑是一款基于生物質炭的修復菌劑,它通過時科特有的炭菌復合技術,將生物炭和微生物巧妙地結合到一起,生物炭的孔洞結構與微生物的繁殖代謝,可以有效地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,讓土壤更透氣,保水保肥性能更好!
產品特性如下
·富含穩定態生物炭,吸附鈍化土壤重金屬及農藥殘留,凈化土壤環境;
·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,增強土壤透氣性、保溫性、保水性、保肥性;
·為功能微生物生長繁育提供保護,補充有益菌,減少土傳病害發生;
·改善土壤板結、酸化、鹽漬化現象,恢復土壤生產力。
文章TAG: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clkjw.com/skcp/trgl/12653.html
